內容目錄
前言:
俄烏戰爭局勢加劇
隨著美國總統拜登聲稱,普丁要入侵烏克蘭,美元行情持續走高,而外媒也報導,歐洲央行預計在2022年底前升息,以遏制比預期更加持久的通貨膨脹壓力,顯見戰爭對匯率的影響,值得我們更加關注全球局勢。
實體經濟依舊是主力
2021年的元宇宙喊的震天響,但是經數據顯示,實體經濟完全沒有下滑,因為每個人還是需要實體的物質生活,即使用電動車,少了用油,卻多了更多銅金屬的用量,想要以虛擬取代實體的生活,還有一段發展的距離與時間,實體經濟還是當前主力。
加密貨幣、清潔能源恐都處泡沫
典型的泡沫資產跡象一直出現,如加密貨幣、清潔能源、特殊目的的收購公司,及沒有實際
收入的科技公司,明顯的跡象如資產超過35%跌幅,但唯一還能慶幸的是,重摔後還有幾家具有潛力的公司,有可能是未來發展的契機。
央行到處印鈔的債務陷阱
少子化的嬰兒荒
全球出生率衰退已不是新聞,但問題的嚴重性卻與日俱增,疫情讓大家在家的機會增加,卻因為經濟的動盪,夫妻相處的機會即使增加,也不願讓小孩來到這世上,連人口大國中國也面臨同樣的問題;2000年有17國面臨勞力人口萎縮,但時至今日,已蔓延到51國,嬰兒荒已開擠壓到全球勞力市場。
中國成長已到頂端
疫情在中國爆發後,一連串的政治與國際外交影響,致使中國的GDP從全球的三分之一,變成四分之一,中國對其他新興國家的連結也開始降低,走向自給自足的狀態,以往的成長引擎也開始黯然失色。
生產力矛盾的產生
很多數據顯示,疫情在家工作的工時變長,但生產力卻降低,數位浪潮還無法增加生產力的產出,卻也在劇烈變動之中。生產力多年衰退的趨勢,還無法有效解決,反而還在惡化當中。
綠色通膨的減碳熱潮
對抗全球暖化的熱潮方興未艾,衍生出對銅、鋁等綠色金屬的需求,也降低了石油、擴業的投資與發展,進而產生綠色通膨的一系列產業影響,是要關注的變動與趨勢。
股市的多年牛市行情恐結束
全球邁入牛市行情已達13年,尤其在疫情後,歐美各國都在瘋狂開戶,大量散戶都來抱著熱錢來到股市裡,想必大家都知道,散戶在趨勢過後,瘋狂搶進,就是聞到危險的開始,所以變成一個大家必須注意且要小心的趨勢。
1970年代的通膨不會重新上演
看似通貨膨脹怪獸即將襲來,但如1970年代的危機,很多專家卻認為部會這麼嚴重,關鍵就在於技術革新,有機會抑制物價,但更大的風險卻來自於金融資產的價格,若是某些市場崩盤,可能會衝擊部分擁有該市場的原有獲利者。
政府當局握有的本土化數據
疫情讓各國向內發展,所有人力、資源多在境內流動,而網路、經濟數據卻加速發展,2021年的網路流量,超過了2016以前的所有總和,這些數據多在各國封閉的疫情發展中,由政府當局掌握與利用,尤其是第三世界的新興發展國家。
掌握外匯鈔能力,創造你的獲利方程式!
- 解讀外匯市場
- 分析各國貨幣趨勢
- 「EA智能交易系統」,具有3大特色: